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培养大学生知史、爱国、明担当的责任感,12月19日下午,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师生赴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开展“四史”学习教育,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历时近3年,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完成了改扩建工程,自2020年12月8日起向公众开放。新馆以全新面貌亮相,展馆整体面积扩大到4000多平方米,展陈增加到近1000件(组),整个展厅以“沉浸式”的氛围,带着参观者以“听故事”的方式,去了解历史往事。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师生们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依次参观了由“逃亡上海、避难生活、同舟共济、战后离别、特殊情谊、共享未来”组成的六个部分的展览。展览通过场景再现和现代科技展示手段,不仅还原了上海庇护犹太难民的真实场景,还展示了许多首次亮相的文物,包含二战上海犹太难民及后人的捐赠品。同时还参观了位于纪念广场上的二战期间犹太难民“上海名单”纪念墙,名单不断充实,历史原貌进一步被还原。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是一段往事,讲述着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接纳和保护犹太难民的历史,也记录着上海作为犹太难民“温馨港湾”的历史。
通过现场参观学习,同学们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重温闪烁着正义和文明光辉的二战期间犹太难民的生活历史,也更加明白了和平的重要性。大家表示,将会永远铭记这段惨痛的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和平大旗,也将以实际行动践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的世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片:财公管青马分会 审核:王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