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四史”学习主题教育工作,增加对潘序伦恩师——黄炎培先生的了解,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部分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于11月23日前往上海市浦东中学开展“行走课堂”之“探浦东中学,寻立信情缘”四史党日实地寻访活动。
支部成员通过前期的广泛搜集,提前对浦东中学和立信的关系进行初步了解。浦东中学首任校长黄炎培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栋梁之才,其中包括我校校长潘序伦先生。潘序伦曾在浦东中学就读,毕业生前夕,因抗议某教师举行的“交白卷”风潮,被开除学籍。其后幡然醒悟,潘序伦向曾任浦东中学校长黄炎培先生求助,黄炎培将他推荐给圣约翰大学做旁听生,人生得以转变,这离不开黄炎培先生的鼎力支持。立信会计学校办学之初,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教学质量,潘序伦校长聘请黄炎培、马寅初等专家学者来立信任教。黄炎培先生对潘序伦校长和立信会计学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浦东中学校庆办主任张俊老师带领大家参观了浦东中学校园和浦东中学校史博物馆。张俊老师细心讲解着学校的一石一碑,声情并茂地解说每一个历史故事,带领大家沉浸在浦东中学丰厚的校史文化和深邃的革命历史中。浦东中学的正门前,有一块石头刻着“勤朴”二字,“勤朴”正是浦东中学的校训,“勤”是勤于学习,勤于健体;“朴”是简朴,朴素,更重要的是“于学问,于实业,心无旁骛,专注”。校训既强调学生作为未来中国事业担当者,应具有“精神上之担当”和“体魄上之担当”,又要求学生不要被繁华靡丽和爱玩嗜好扰乱心神,给支部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平广场的钟让人感到历史的厚重,校友烈士纪念碑让人感到崇高的敬意,杨思盛先生墓碑后“静听书声”四个大字时时刻刻警醒着学生把握每一天的时间,专注学习,为适应时代发展夯实基础。张俊老师讲到黄炎培先生作为浦东中学首任校长,教导学生要能担负起国家建设和民族发展的使命与责任,为浦东中学师生注入了革命的基因、使命和担当,其在浦东中学期间“实”教育思想的改革和探索,在当下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黄炎培先生也是中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教育核心理念是强调“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他的职业教育思想内涵要义是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在浦东中学校史馆的杰出校友墙上,潘序伦校长的照片映入眼帘,张俊老师指向潘序伦的照片,和我们讲述了他在浦东中学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和最好的营养剂。” 立信有着92年的红色基因,作为地处浦江之滨的应用型财经大学,在上海推进“五个中心”建设和“全球卓越城市”建设的改革发展大潮中应运而生,既是浦东开发开放的亲历者、见证者,更是“创造新时代上海发展新奇迹”的参与者、奋斗者。支部通过开展“行走课堂”四史主题党日实地寻访活动,增进立信人继续承载历史使命的责任担当,以小视角发现大规律,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和发展规律,推动“四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走心。
摄影:学生第二党支部 审核:王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