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19日,由国家税收法律研究基地、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市注册税务师协会主办,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财经学院、北京天扬君合财税服务集团、上海博爱方本律师事务所共同承办的国家税收法律研究基地第十九届年会“税收服务高质量发展”论坛暨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成立20周年学术会议在文翔路校区隆重举行,本次会议也作为学校的第五届“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之一。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国家税收法律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郝如玉,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李万甫,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税收法律基地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屈庆超,海南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麦正华,财税法研究会副会长贾绍华,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周国良,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刘艳,国家法官学院原副院长李晓民,上海市注册税务师协会常务副会长陆友清,国家税收法律研究基地主任曹静韬、副主任丁芸,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历任领导班子成员、全体教师、部分师生和校友以及来自全国主要财经院校、各地财税机关、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的代表约2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大会首先举行国家税收法律研究基地年会开幕式,由丁芸和张毅强共同主持,五位嘉宾分别致辞。
郝如玉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本次论坛的三大意义。一是庆祝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成立20周年;二是发布中国国际税收蓝皮书,强调国际税收研究的重要性,并探讨税收征管数字化对征税模式的影响;三是讨论税收筹划的调整,包括取消相关课程和教材建设的改变,以及加强对案例论文的审核,强调了税收理论研究的开放性和对国际税收改革的深入研究。
屈庆超院长在致辞中强调数据赋能对税收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数据时代的技术驱动变革将全方位重构经济决策、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推动税收机关职能从监管向综合经济职能转变,实现税收征管的精准化和纳税服务的智能化。
麦正华主任在致辞中提到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税制改革与本次年会主题高度契合,对海南自由贸易港涉税专业服务规定的立法突破和制度集成创新进行了讨论,期待法规的实施能为税收服务行业注入动力,助力税收制度平稳落地。
李晓民研究员在致辞中指出,司法裁判对税收法制的规范和税收法定原则的实施至关重要,举例说明了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典型案例和司法解释解决税收问题的成效,强调司法在税收秩序维护中的关键作用。
贾绍华教授指出,税收法治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面对数字化、国际化挑战,亟需构建“合规优先”的现代治理体系;税务机关、纳税人和涉税服务机构应协同推进合规建设,提升税收治理效能;并以《税收征管法》《增值税法》等立法修订为契机,共促财税法治从“有”到“优”。
随后,国家税收法律研究基地主任曹静韬教授系统介绍了基地过去一年在课题研究、智库建设、人才培养、国际税收蓝皮书编撰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并表示基地将持续深耕税收法治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年会举行了《中国国际税收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发布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刘颖教授主持发布环节,曹静韬教授代表研究团队发布蓝皮书。曹教授介绍了中国国际税收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的创作背景和主要思路、全书框架和主要内容。作为国际税收领域的第一本蓝皮书,国际税收发展报告坚持“向外打开”和“向内聚焦”相结合的思路,设置了总报告和政策篇、管理篇、借鉴篇、专题篇等四个部分,力图展示国际税收发展变化的全貌。他提出,希望这本蓝皮书能够抛砖引玉,引发学术界和实务界对国际税收问题的充分关注和交流。随后,会议进入获奖论文颁奖环节。丁芸教授介绍了组织论文征稿和评奖的基本情况。本届年会共收到参会论文108篇,20余所高校和多家税务师事务所向本次会议投稿。本届年会制定了论文评奖标准,通过国内税收专业知名专家成立的论文评审小组对论文进行匿名评审,最终评审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等获奖论文50篇。宣布获奖名单后,郝如玉、赵迎春为获奖作者颁发了奖状。
“税收服务高质量发展”论坛主旨演讲环节由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赵迎春教授主持。上海财经大学财税投资学院院长范子英教授、首都经贸大学财税学院代院长何辉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副院长薛钢教授、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蔡昌教授、东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副院长李静怡教授分别围绕《科学认识中国的税制结构》《高质量发展与税收现代化》《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税务合规:基于合作式治理视角》《税收合法性边界与税务合规计划》《平台企业税收征管与消费者福利》等主题发表精彩演讲,为税收如何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在随后举行的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成立20周年学术会议环节,校党委副书记刘艳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充分肯定了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在二十载风雨征程中所取得成绩,激励全院师生积极面向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与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新战略,面向上海城市能级跃升的新使命与建校百年的新阶段,面向税收行业转型发展的新动向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紧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养更多懂数智、熟法律、精财税、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上海乃至全国财税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立信智慧”。
郝如玉教授代表国家税收法律研究基地,向学院的二十载华诞致以最热烈的祝贺。他指出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将“立信”精神传承与时代使命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用”一体化,为后续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与各兄弟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指明了方向。
李万甫教授代表中国税务学会致辞,他指出,本次论坛的研讨,正是要汇聚各方智慧,破解数智化转型中税收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为现代税收制度构建提供新思路、新方案、新智慧。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周国良在致辞中以 “棠棣之花,莫如兄弟” 形容两校渊源。上海财经大学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同处浦江之畔,共育财经人才,都拥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期待两校未来在财税领域的深度协同合作。
陆友清副会长充分肯定了20年来“立信・税协校园行”活动对税务行业的人才贡献,为学院未来的产教融合之路提供重要参考。赵丽女士和朱少尉先生先后发表致辞,他们从行业视角分享企业发展的经验与需求,帮助学院更好地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财税人才。
院长张毅强介绍学院发展规划,回顾了学院近五年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服务等方面的成绩,锚定数智时代浪潮与国家战略需求,擘画学院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明确未来努力的方向。最后举行“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新征程启航仪式”,在全体与会嘉宾和师生代表的共同见证下,学院历届领导和现任领导共同开启这一重要时刻。
下午大会举行“涉税服务高质量发展”分论坛和“财税专业人才培养研究”分论坛,专家学者与实务界人士就税务师行业服务新质生产力、税务合规、消费税改革、新时代财税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参观了中国会计博物馆及校史馆,近距离感受学校深厚的财经文化底蕴。
本次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组织周密,实现了税收理论、政策、立法、征管与实务的深度融合,得到与会嘉宾的高度评价。国家税收法律研究基地将以本届年会为新起点,持续打造“国际税收蓝皮书”学术品牌,深化与实务部门合作,不断提升智库服务能级,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税收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全院师生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秉承“立信”精神、深化综合改革,为服务国家和税收服务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
图片: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