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中华儿女共成长”少数民族学生诵读活动
发布日期:2023-09-25    作者:于悦 陈滟莹   点击率:

颂经典华章,扬中华文化。为全面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一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易班工作站于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在少数民族同学中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本次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支持和积极参与,在活动期间收到了一段又一段来自同学们感情真挚而又充沛的朗诵录音片段。来自人文艺术学院的维吾尔族同学艾孜哈尔·木阿白特朗读了近现代作家余光中的名篇《乡愁》,这篇耳熟能详的作品因为艾孜哈尔·木阿白特同学的朗读令人耳目一新。“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从他那深沉的语调中聆听出细水长流着的哀婉之情,以及感召着一辈辈人渴望两岸和平统一、血浓于水的民族温情。来自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的满族同学车思瑶朗读的是《人民日报》中的节选片段,她语言生动,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都带着恰如其分的热忱,舒心悦耳、娓娓动听,令人心驰神往,充分调动了听者的情绪。来自会计学院的苗族同学胡心悦朗读的唐代杜工部广为流传的《春望》,吐字清晰,节奏富于变化,切合诗歌的特点,低沉忧伤的语调渲染着凄凉的气氛,却半点也不矫揉造作,令听者魂萦晚唐,望见那破败的山河之景,哀伤惋惜不觉已上心头。来自人文艺术学院的土家族同学张傲雪朗读了《如果信仰有颜色》,悠扬的音乐增强了表达效果,她的朗读普通话标准,准确地表达了一个中国人对自己祖国的骄傲之情,能使听众产生情感共鸣。来自人文艺术学院的壮族同学李诗雨朗读了宋代陆游为子孙留下的《示儿》。“一首诗,能记载多么难以释怀的苦痛”。李诗雨同学一字一句仿佛铺开一幅长卷,将这真挚的感情化作伸手可触及的图景展开在我们面前。来自人文艺术学院的彝族同学段思利朗读了著名现代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歌实乃催人泪下的佳作翘楚。段思利同学的朗读充分展现出艾青的直抒胸臆,那磅礴的爱国之情隐藏在每个人幽微的情感之中,构成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掀起声势浩大的光明。

正如同曾经咀嚼过的饭菜最终会化作我们身体的骨骼与血肉,那些我们读过的红色篇章也不会辜负我们,终将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伴随我们度过漫长岁月。广大少数民族同学始终与汉族同学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举办此次活动也旨在增进各民族大学生之间的交流、理解与尊重,我们也始终相信,五十六个民族的智慧与才华汇聚起来是一股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简称推普周),今年已是第26届,主题为“推广普通话,奋进新征程”。26年来,推普周已经成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平台,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