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春日烟雨朦胧,万里芳菲,山河青绿,思怀故人。清明,不仅是气清景明的节气,还是抚今追昔的精神节点。值此传统节日来临之际,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易班工作站开展“四月清明,‘易’盏愁情”线上主题活动,缅怀过往、展望未来。
此次活动平台立足于易班APP,由“清明树洞:写给天堂的信”和“清明祭英烈”两项活动组成。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热情支持,我们共收到了 416 份作品,其中包括一封封情真意切的信和一张张精心绘制的绘画海报,同学们用画笔致敬革命先辈及当代楷模。
此次“四月清明,‘易’盏愁情”线上主题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追思缅怀的线上平台。清明节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中,早已超越一人一地一事的悲喜,走向一方、一国。“于己,清明是缅怀、追思故人的情感出口;于家,清明是追溯源脉的寻根之行;于国,清明是缅怀英烈、追思历史的‘家国同构’”。关子璐同学在给天堂的烈士英雄们的信中写道:“清明雨洗烈士墓,挥笔祭出英雄魂。无论什么时候,人民永远都会铭记您为国为民的无私奉献,我深知今天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更会珍惜当下,创造更好的未来。”还有同学在写给袁隆平院士的信中,表达了内心的怀念和崇敬之情:“‘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这是您一生的夙愿,并且为之奋斗终生,我们始终记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您的教诲,我们也始终记得。风吹稻浪是您,灶前米香是您,永远怀念您,袁老!”同学们心怀对历史的追思,对家国的珍视,一代又一代地不断积淀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
自新冠疫情来袭,在这片土地上我们见证了太多的感动、太多的奉献,和太多的牺牲。同学们在一封封信里、在一幅幅画中,怀想与眷恋,沉静与思考,回溯历史,直面生命的热情。“死亡并不是永久的告别,忘却才是。”在这春和景明的时节,让我们献上一束花、敬上一杯酒,感恩珍重,铭记逝去、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