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我校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师开展教学交流分享教学理念,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精心组织和学院的积极筹备下,11月10日下午,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光焰教授应邀出席本期教学沙龙,就一流课程建设心得体会以及课程申报等内容与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杨院长从教育改革出发,结合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的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依托新时代“新文科”建设契机,着重介绍了一流课程应该具有的高度和深度。杨院长提到,一流课程建设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而课程思政建设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要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合到课程中去,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铸就有灵魂的课程。
随后,杨院长结合从教三十余年的经验和国家级课程申报的心路历程,为参加沙龙的老师们现身说法,十余年的积累与沉淀杨院长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从校级重点课程到市级重点课程,课程的积累一步一个脚印,杨院长告诫青年教师们不要好高骛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抓住“金课”建设、“双万计划”和“高地大”等契机,做好前期的积累和准备,“水到”自然“渠成”。
最后,杨院长给大家分享了几点经验和建议。一是要立足财税类课程的特色,重点挖掘优秀的财税思想文化史、公共意识、法治精神、财税改革成就、公平公正观念等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这也是财税类一流课程的应有之义;二是财税类课程要充分体现财经专业属性,以鲜明的价值取向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以强烈的时代特征提升课程活力、以广阔的应用维度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以多元要素为基础整合课程体系;三是强化协同创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课程建设要赶上产教融合的政策浪潮,以协同创新促进课程团队建设;四是课程申报要紧扣认定标准,“做的好”也要“讲的妙”,对于申报推荐要遵守质量为本、分类推荐、注重实效、广泛参与等原则,建设符合认定标准的一流课程。
十载铢累寸积,终铸灵魂课程,学院将以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为契机,积极推广成功经验,在冲击国家级一流专业和落实“高地大”建设项目的同时,结合教学质量月的金课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以及混合式教学课程建设等契机,通过开展教学沙龙、教研室活动等途径,鼓励学院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在前期院级课程积累的基础上冲击校级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不断深入和完善,全面提高学院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能力及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