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10月1日,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成员前往中共一大会址,开展“红址寻根,国庆铸魂”主题教育活动。同学们穿越百年风雨,回望来时之路,重温革命先辈的铿锵誓言,让赤诚初心在新时代焕发光芒,以此激励自身砥砺前行。

站在中共一大会址这座红色地标前,“旭日”宣讲团成员马艺璇同学面向全体成员进行了现场宣讲。她提到,百年前在这里点燃的星星之火,之所以能够燎原,正是源于一代代青年对信仰的坚守与行动的接续。她动情地说,我们这一代人,虽然成长于和平年代,但同样肩负着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的历史责任。

正如她所言,从石库门到天安门,是一代代人用奋斗走出的复兴之路。如今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每一位青年都应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或刻苦学习、或科研攻关、或服务基层,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的初心与使命。让我们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中国,不负先烈遗志,不负伟大时代!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核心展览《伟大的开端》,系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思想孕育、组织筹建到正式诞生的伟大历史征程。展览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详实的档案资料与生动的多媒体场景,将参观者带回1921年那个开天辟地的夏天,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是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的生动课堂。

此行如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同学们在历史的回响中深受触动,对初心与使命有了触及灵魂的体悟:
李向彤同学提到:步入中共一大纪念馆,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历史图片,无声地诉说着百年前那个开天辟地的时刻。“国不可不救,他人不肯救,则唯靠我自己,他人不下真心救,则唯靠我自己……自己却不下真心做,此其所以为亡国奴之性根。”十三位平均年龄仅28岁的代表,怀着救国救民的理想,在简陋的房间里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这不仅是一次参观,更是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我深切感受到先驱们追寻真理的执着与开创伟业的艰辛,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铭记这段光辉起点,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上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周笑笑同学感悟到:当踏入中共一大纪念馆那一刻,我仿佛踏入了时代的长河,我的心情随着时代从沉重到期待再到骄傲自豪。看到那些陈列的文物、泛黄的手稿、一张张搅动实事的报纸,历史像一幕幕熟悉的影像铺展在我们每个人的眼前。党的百年征程告诉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应勇担时代赋予的重任,勇挑重坦、奋勇争先,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砥砺奋发、勇毅前进。青年同胞们应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豪情迈步向前,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展现青春担当。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国共产党人的豪情壮志,正是新时代爱国精神最生动的注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青年一代要将这份壮志转化为实干担当,在科技创新最前沿攻坚克难,在乡村振兴主战场挥洒汗水,让青春在服务人民、奉献祖国的实践中绽放光彩。唯有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方能不负先辈期望,续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图片/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青马分会